都江堰頂新新建小學。(《兩岸關系》雜志社記者 鄧明明 攝)
中國臺灣網(wǎng)5月16日四川訊 近日,“川震五年看重建振興――走訪臺灣援建項目”專題采訪活動結束在映秀的采訪,記者一行先后到汶川、都江堰、彭州等5.12極重災區(qū)縣(市),走訪臺灣同胞捐建項目情況。
“5.12”汶川特大地震發(fā)生后,臺灣同胞迅速行動,紛紛伸出援助之手,積極捐款捐物,幫助災區(qū)群眾度過了難關,深深體現(xiàn)出了兩岸血濃于水的同胞情。恢復重建中,廣大臺灣同胞又積極捐建了一批安置小區(qū)、學校等設施。
在臺灣同胞的關心支持下,汶川縣教育研究培訓中心綜合樓及附屬工程于2011年6月通過批復立項,8月完成公開招標,10月初開工,去年底通過驗收。按照“8級抗震、8度設防”的要求,建有6層樓的縣教育培訓研究中心綜合樓1幢、配套標準塑膠籃球場、室外健身場所各1個,綠化面積達1453.93平方米。于今年3月底正式投入使用。
“我們現(xiàn)在的設施條件一流,較震前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全縣13所學校整體設施,至少提前發(fā)展了30年!苯萄兄行闹魅蝿⑿栏嬖V記者,這一切離不開臺灣同胞的愛心捐助,由于環(huán)境改善,現(xiàn)在縣財政每年安排100萬元,分期分批安排1000多人次的教師培訓或輪訓,全縣1300多名教師,幾乎都能有機會輪訓一次。
不僅如此,汶川縣教育局還整合資源,將縣特殊教育學校教學安排在了教研中心大樓,將臺胞的捐建項目作用發(fā)揮到最大。特教學校工會負責人秦剛介紹道,整個阿壩特教事業(yè)起步較晚,震前我們是與縣二小一起教學,聾啞殘疾學生只有40多名,現(xiàn)在設施齊全、容納能力擴大到120人,有來自全州9個縣的86名聾啞學生。
走訪過程中,我們最深切的感受是:這些捐建項目,不僅規(guī)劃理念超前、建筑風格獨特、設施設備一流,而且臺胞親力親為,十分注重持續(xù)援助幫扶,為災區(qū)群眾提供貼心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