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臺灣網(wǎng)7月21日肥西消息 走進合肥市銘傳鄉(xiāng)劉銘傳故居劉老圩,躍入眼簾的景觀與一年前大不一樣。去年4月10日,安徽省首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劉銘傳故居舉行了授牌儀式,同時啟動故居保護修復工程。據(jù)了解,整個故居修復堅持“修舊如舊、恢復原貌”原則,保持其獨特的“江淮圩堡”建筑風格的江淮民居景觀。
“保護修復工程啟動后,省市領導高度關注,多次蒞臨調研指導。”肥西縣臺辦負責人介紹說,肥西縣政府也不斷加大保護力度,制定了全面修復規(guī)劃方案,千方百計籌措資金1000多萬元。在有關各方的共同積極努力下,劉銘傳故居修復工程進展順利。
劉老圩中心建筑中軸部分的門廳、前廳、中廳、后堂樓的“四進房”主體工程,外壕溝、東圍墻、東大門、南大門的“圍墻”工程,南更樓、北更樓工程,拴馬場、讀書島等古建筑已基本修復完畢,并在圩內外辟設淮軍史實展和劉銘傳生平展館。據(jù)悉,目前已完成劉銘傳紀念館的選址、設計,下一步將進行劉銘傳紀念館建設、故居內景觀整治、旅游設施配套等。
劉老圩系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于1868年回鄉(xiāng)擇址興建的莊園,占地101畝。莊園內外共兩道壕溝,里外兩道圍墻,兩處出口兩座吊橋,另有五處更樓和炮臺。內圩建造恢宏,300余間房舍布局精當,錯落有致。至今仍尚存九間廳、西更樓、彈藥房20余間。當年慈禧御贈、劉銘傳親手栽植的一棵同根兩干廣玉蘭,至今根深葉茂。
劉銘傳故居于1998年被列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國務院批準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被國臺辦宣布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它不僅是一處歷史文化景點,更是兩岸人民交流的平臺。(中國臺灣網(wǎng)安徽省臺辦通訊員 陳習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