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1月15日電(記者李寒芳)“不叩不應,小叩小應,大叩大應!15日在北京良友書齋,大陸文化人“叩”,臺灣著名禪者林谷芳“應”,一場觀照當下的“問禪”在此間展開。
這場“問禪”的緣起,是新書《觀照——一個知識分子的禪問》由作家出版社于近期出版。這是《北京晚報》文化記者孫小寧與林谷芳以對談的形式,就時下大陸一些文化人關心話題進行叩問與開解。
書中有許多公案。比如喬布斯和愛迪生,是否可以比肩而論?林谷芳妙論說:“愛迪生發(fā)明的電燈是‘剛需’,喬布斯帶給人的,更多還是衍生性的需要。”談到微博,林谷芳說:“人,在形諸文字時,一定程度都在妝點自己。禪講如實,有就有,沒有就沒有……大家都知道,自己的微博是面對粉絲,面對那么多人的,能不掩飾嗎?更何況在這里想上下其手的人!
書中,更以一個禪者,直面許多當下的焦點乃至敏感話題。如對安樂死和廢除死刑的態(tài)度,自由之辯,從倉央嘉措的詩來看修行與情愛的關系。
一襲白衣打坐蒲團,林谷芳在當天的新書見面會上坦言,禪者原本態(tài)度主張“自家事自家了”。面對諸多問題,禪者的態(tài)度是,許多事情都在為問題找答案,而沒有窮究問題存在的根源。提醒“面對人生的困局,有沒有往原點再逼近一步”。
禪宗以劍客對決比喻參禪,林谷芳以“兩刃相交”為喻說,禪家以事成理,參禪是直接面對生命的本質困局,無所躲閃,提供觀照問題的態(tài)度。
會上,大陸文化人也與林谷芳進行了面對面的“叩問”!岸U不解決具體問題,是解決心靈的問題。禪的精神是不回避,是直接面對!蔽幕u論人解璽璋說。
“禪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哲學,但面對社會公共問題、公共現實、思想界,禪一直給人深藏在刀鞘里,不太關注現實的印象。”著名作家寧肯說,這次孫小寧則“逼”禪出鞘,產生了思想家與禪者的碰撞。
這本書也是繼《十年去來——一個臺灣文化人眼中的大陸》、《如實生活如實禪——一個禪者的生活智慧》后,林谷芳與孫小寧訪談論禪的第三本。孫小寧說,與前兩本不同,這本書更多是自我困惑的“叩應”。個人的安頓與盡社會責任之間有無矛盾?看這本書的人,會得出自己的答案。
林谷芳為臺灣音樂家,文化評論人,臺北書院山長,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所長,著有《諦觀有情——中國音樂里的人文世界》、《禪·兩刃相交》、《千峰映月》《畫禪》、《落花尋僧去》等書。
[責任編輯:朱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