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香港知名導演許鞍華到武漢為新戲看外景,不料在漢正街附近,放在車內的手提包被盜走。案發(fā)后,武漢市公安局局長親自過問此案,并成立由刑偵局具體負責的破案專班。10月8日,犯罪嫌疑人被抓獲,追回被盜手機、證件和劇本等。(10月10日《武漢晚報》)
事實上,人們并不是反對神速破案,也不是反對給香港知名導演找回被盜的手提包。人們不希望任何人被盜,也不希望公民被盜后公安部門破不了案。恰恰相反,人們希望凡是公民被盜,公安部門都能盡快破案,找回被盜的物品,把小偷抓獲歸案。而事實卻是,普通老百姓的財物被盜了,并沒有香港知名導演和日本人這么“幸運”,正是這種“看菜吃飯”的差別破案態(tài)度和現(xiàn)象,引起了人們的不滿和質疑。
人們希望公安部門像對待香港知名導演和日本人被盜那樣公平對待“自家人”被盜案,竭盡全力,破獲每一起被盜案,抓獲小偷,追回被盜的財物,給公民一種安全感,給小偷以強力警示,倒逼其金盆洗手。
表面上看,這是一種攀比,實質上是公民意識的成長,是社會的進步。這種攀比和拍磚,包含兩層意思:一層,表達對公安部門破案不力的不滿情緒,對他們提意見了,希望公安部門要有為香港知名導演和日本人追回被盜財物的破案決心和力度;另一層,希望公安部門極力維護對外形象,也要極力維護對內形象,努力實現(xiàn)法制公平。
維護地方形象,每個公民都有責任,公安部門更不能例外。但是,在法制社會和公平正義社會,政府部門不能再搞“內外有別”了,內外要一視同仁,把普通公民的訴求當成“超國民”對待,才會贏得人們的一致公認和稱贊,否則,就會遭拍磚。這是公民意識的成長,也是社會的進步。這是許鞍華被盜案帶給政府部門及其官員的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