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聯合報》今日發(fā)表社論指出,民進黨“反黑心、顧臺灣”的游行實屬有些可笑,頂著這張大標語的兩根支柱,一邊是無法切割的“挺扁情結”,另一邊則是令人反感的違背民意的“反共八股”。民進黨自以為展現了動員能量,但其政治盲點卻是暴露無疑。
作為貪腐弊案纏身的臺當局上屆領導人陳水扁的“1025”游行,看在多數臺灣人眼里,其實充滿反諷意味。因為,站在“反黑心商品”大字底下的,不正是飽受議論的“政治黑心商品”嗎?無力對內部政治道德作深刻反省,卻只能起哄叫囂,這不僅顯得避重就輕,也簡直是本末倒置。
這場游行所凸顯的,不僅是陳水扁的復辟,還有民進黨重新走回街頭路線與暴力的路線。王定宇在孔廟對張銘清的無恥暴舉,管碧玲在“國會”對洪秀柱動粗,都顯示民進黨已向激情暴力轉進。就黨內外看,這都不是積極正面的發(fā)展。民進黨除了企圖拉出一個隔絕、仇恨的海峽,人們看不出其對兩岸關系的前景和臺灣未來的發(fā)展有何長遠可行的瞻矚。
民進黨無法與扁切割,“挺扁派”力守的一個大道理說是基于“情義”,這實是不可思議的事。作為一個黨派,若連最基本的公、私分際都無法辨別,如何主持是非公道?放著大是大非不顧,卻只談沾親帶故,民進黨已形同“扁友會”了。
整體觀察,“挺扁派”在黨內其實未必居于多數,但為何民進黨最后仍輕易被少數派把持?主要原因,恐與民進黨長期以來無法自我調整的激進本質有關。民進黨過去在野時經常采取激烈手段以小搏大,每每得逞。可惜它執(zhí)政后仍不知調整,一直屈從黨內偏激意見,導致路線大幅偏離民意主流,終致失去政權及長年累積的政治資產。然而,民進黨少數人至今仍對激進搏命游戲樂此不疲,并用以挾持全黨。
社論最后表示,倘若把陳水扁看做“旗手”,王定宇看做“英雄”,那么兩岸人民將又會痛失多少血脈情懷?那么臺灣還有幾個八年可以淪陷?
[責任編輯: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