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旺報》6日兩岸征文版刊出西安事變發(fā)動主角之一楊虎城將軍之孫楊瀚的投稿,敘述他以臺灣“中研院”訪問學者身份訪臺期間與蔣孝嚴會面的過程,他以“兩位封建專制受害人(他的祖父、蔣的母親)”形容這場對話,讀來令人動容。
《旺報》8日對此發(fā)表社評說,張學良、楊虎城聯(lián)手以兵力要求蔣介石停止剿共、立即抗日的西安事變,是中國近現(xiàn)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很多學者認為此一事件關(guān)系到國共兩黨勢力的消長,牽動當時中國的抗日運動及日本的對華侵略。
西安事變在當時固然引起軒然大波,國民黨視為叛逆。70多年來,國共兩黨、海峽兩岸對西安事變的詮釋,及張學良、楊虎城的評價仍然大相徑庭。中共高度評價張、楊兩將軍的歷史功績,甚至有“千古功臣”之說;國民黨則軟禁張學良長達50余年。戒嚴時期,張學良人在臺灣,與國民黨上層官員與部分文人仍有一定往來,民間多少知道張學良的處境,并抱以同情,但對楊虎城的歷史則極不熟悉,尤其不知道楊虎城及其家人、秘書竟在國民黨撤離大陸前夕被情治單位殘酷處決。如今年輕一代的臺灣民眾,對于這段歷史更是知之甚少。
楊虎城與蔣介石兩人之孫的見面與對話,不但具有戲劇性和歷史意義,其實也有現(xiàn)實意義。楊瀚說,他與蔣孝嚴間并非“相逢一笑泯恩仇”,因為兩人并無仇恨。他“向國民黨為祖父討一個公理”,是要“還歷史真實、使人們認識封建政治的殘酷、了解民族精神的真諦與偉大”;而最終是希望兩岸“終結(jié)仇恨,團結(jié)起來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振興”。
社評指出,楊瀚的說法既感人也重要。由于政治與歷史的因素,兩岸的隔閡表現(xiàn)在許多層面,這并非單純的經(jīng)濟往來可以扭轉(zhuǎn)的。兩岸之間必須在歷史課題與文化領(lǐng)域展開深刻的、廣泛的交流與對話,從求同存異開始,逐漸加深彼此理解,縮小差距,最重要的是,歷史解釋可以多元并存,但應(yīng)該要在共同的價值基礎(chǔ)(例如“以人為本”)上達致共識,如此兩岸之間的隔膜才能真正打破,兩岸和平的紐帶才能真正堅實。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