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書店貨架上堆的只是書,那賣的就只是書;如果除了書,賣場里還有從書籍延伸出來的其他商品,或是舉辦一些不偏離書的主題、又為讀者喜聞樂見的活動,那么,書店就不光是賣書,也是在行銷文化了。臺北的誠品書店就做到了這一點。
就在剛剛過去的周五晚上,一場“童話晚點名”在臺北誠品信義旗艦店舉行。兒童書場的一角,20多個小朋友席地而坐,專心致志地聽小魯姐姐講“小豬阿胖買東西”的故事。夸張的表情、結(jié)合多拉A夢主題曲自編的兒歌、在成人看來有些可笑的互動,卻牢牢抓住了孩子們的心理。不斷有小聽眾加入“晚點名”,就連有些帶著孩子逛書店的印裔、歐裔外賓也駐足“聽書”,幾乎堵塞了賣場一角的通道。
此刻,人們記住的不光是那個買東西的小豬阿胖,還有誠品這個品牌。對那些外賓而言,滿眼中文書的誠品更是超越了語言的疆界——幾十分鐘的駐足,成就了他們對臺灣的一段生動記憶。
誠品成功了,它推介了書,也讓外鄉(xiāng)人記住了臺灣。更難得的是,它的推介手法活潑有趣不生硬,難怪誠品總有穿梭的人流。
在大陸,書店規(guī)模比之誠品不乏出其右者,但像誠品這樣把書賣得風生水起的寥寥無幾。書店擁有無限可以挖掘的魅力,并非只是偌大的建筑和書架,如果由書籍延伸而出的其他產(chǎn)品和想法也能容納其中,“書店”的意涵將更加豐厚。大陸文創(chuàng)也在強調(diào)“外延”,想要借鑒,不妨來看看誠品。(王昭)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