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志愿役兵將享有比義務役兵好得多的待遇。圖片來源:《聯合報》
未來4年內,臺灣將從征兵制過渡到全面募兵制。比起義務役兵,志愿役兵的待遇要高得多,包括月薪將從6000多元(新臺幣,下同)漲到3萬多元,打野戰(zhàn)時由吃冷便當改為熱食,睡覺由二三十人大通鋪改為4人宿舍等等。盡管“未來當兵好處多”,臺灣年輕人依然興趣缺缺,今年截至11月,臺軍募兵目標只達五成。
不當兵的N個理由
不想當兵的理由有很多,其中一個是“錢”。盡管臺灣新鮮人工作第一年收入只有2.2萬元左右,而志愿兵二等兵為2.9萬元,一等兵是3.1萬元,但年輕人發(fā)現,當兵的“時薪”還比不上超市收銀員。
一位臺軍陸軍將領表示,他的女兒對他說,軍中募兵,士兵一天扣掉8小時睡覺,其他時間都在軍營,換算成時薪只有69元,與連鎖快餐店或超商時薪109元相較,根本不能比。
臺軍“陸軍司令”李翔宙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一位美軍退役四星上將告訴他,募兵制要能推動成功,關鍵在“3M”,即“Money、Money、Money(錢、錢、錢)”。
19歲的陳昊升在桃園縣一家日式炸豬排店工作,今年6月剛退伍。他1天工作9個半小時,薪水比志愿役兵少,但他寧愿進入社會工作,也不愿繼續(xù)當兵。他受訪時說,這是因為他“不喜歡被管”,而一些臺灣的年輕人對當兵看法也是“浪費時間”。
今年7月,臺灣陸軍下士洪仲丘因攜帶具有拍照功能的移動電話違反相關規(guī)定,被實施“禁閉”,并在操練中猝死,事件被臺灣媒體熱炒,也引發(fā)年輕人對從軍的恐懼。
所謂“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在以農業(yè)為主的傳統(tǒng)社會里,當兵是不得已的選擇,不像在崇尚武德的社會里,軍人是被視為最尊貴的志業(yè)。臺海局勢日趨穩(wěn)定,可能是臺灣年輕人不愛當兵的深層原因。
臺軍推出“百事可樂連”
由于募不到兵,原擬從2015年上路的“全募兵制”已經延到2017年。為了完成募兵目標,臺灣軍方推出不少“營銷手段”,現身日月潭泳渡、馬拉松路跑等多人聚集活動,擺攤招募新血。
去年起,臺軍與臺灣血液基金會合作,隨捐血車深入高中職及大專院校,鎖定愿意捐血、有從軍特質的“熱血青年”,送自制小禮品強力吸“軍”。此外,臺灣防務部門還與多家人力銀行合作,刊登招募征才訊息,開拓求職平臺,希望吸引年輕網絡用戶投遞履歷。
除了薪資變高,臺灣新兵們還將享受到前輩們不敢想象的輕松安逸。比如,以前的野外訓練往往幾十天不能洗澡,但今后會配備“野戰(zhàn)沐浴機”,可以洗熱水澡;訓練之余的娛樂也會升級,過去的傳統(tǒng)電視機、卡拉OK將被液晶電視、新型游樂機和高級視聽設備替代。
臺灣媒體報道說,臺灣陸軍日前已宣布,將組成35個全志愿役戰(zhàn)備營、連,取消早晨體能訓練與夜間操課,多數人可離營晚餐,已婚者翌晨才須回部隊。
如此軍營引發(fā)質疑。 國民黨“立委”林郁方批評,“戰(zhàn)備營連”的操課時間,只有每周一至周三的上午8時至12時,體能訓練只有下午4時至5時。其余時間原則上都是裝備保養(yǎng)、室內課程與離營宣教。他批評這些營、連身為全志愿役示范單位,訓練卻少得離譜。還有“立委”批評,相關部門因噎廢食,把部隊變成毫無戰(zhàn)力的“百事可樂連”。(閔喆)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