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在民進黨2012初選中獲勝,大家最為關注的是,她標榜的兩岸政策究竟是什么?臺灣戰(zhàn)略學會秘書長王昆義今日在臺灣《旺報》發(fā)表專論指出,蔡英文的立足想當然的論述十分空洞,她必須擺脫李登輝和陳水扁的窠臼;沒有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作基礎,蔡提出再多有關兩岸關系的口號,都只不過是些空話罷了。
全文摘編如下:
蔡英文贏得民進黨2012初選后,大家最關注的問題,莫過于未來她若再贏得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選舉,是否真的能夠延續(xù)馬英九當局的政策。以現在兩岸之間已經簽署了16項協議,并在去年6月29日簽署ECFA,且于去年12月成立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也在今年2月22日首次在中壢召開第一次例會。這么多的兩岸協議都是源自兩岸共同承認“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而來,蔡英文若無法在這個基礎上承續(xù)下去,那么兩岸所建構的這些交往模式,恐怕會毀于一旦。
空洞論述立足想象
盡管民進黨一直把“九二共識”當成是“沒有共識的共識”,最多只有“九二精神”,但大陸方面對此并沒有任何的松動。何況蔡英文所提出的“和而不同、和而求同”的8字箴言,也沒有具體的表述內涵,就更難以取代“九二共識”這個兩岸交往的基礎。
如果兩岸之間沒有“九二共識”持續(xù)作為兩岸交往的政治互信基礎,未來大陸會跟民進黨交往與對話,顯然是不可能的事。而如果臺灣失去大陸這個可以創(chuàng)造“和平紅利”的板塊,那么蔡英文在民進黨2012初選第4次電視政見會中,所提到的日本、美國和東盟的3大板塊,是否能夠再支撐臺灣的經濟發(fā)展,恐怕是想象。
事實上,陳水扁當局時代就曾提出要以日本、美國和東盟做為“民主”的價值鏈,但陳水扁當局8年,既無法跟這3大板塊形成“民主同盟”,最后還因為搞“入聯公投”,被當時的美國總統小布什“修理”一頓,這些過程蔡英文當時還擔任臺當局最高行政主管部門的副領導人,想必應該記憶猶新。
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發(fā)生之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富國俱樂部──“經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OECD)已經難以再持續(xù)主導全球的經濟發(fā)展,而且歐盟國家也動輒發(fā)生債務危機,必須依靠國際貨幣基金(IMF)或者是整個歐盟來協助。美國對自己的經濟發(fā)展,也必須依靠“20國集團”(G20)來共同維護全球的經濟繁榮。
今年以中國、巴西、印度、俄羅斯為基礎的“金磚四國”,再擴員到南非所組成的“金磚五國”(BRICS),成了崛起的5個新興國家,這個新興集團已經受到國際社會的矚目。雖然這“金磚五國”分布在不同的區(qū)域,但5國的人口規(guī)模、經濟總量和貿易總量分別占全球的40%、16%和15%。2001年至2010年的10年間,5國間的貿易,以每年28%的速度成長,規(guī)模擴大了15倍。據IMF估計,未來5國在2014年對全球經濟成長的貢獻度將高達61%,勢必成為推動世界經濟發(fā)展的重要引擎。
擺脫窠臼始能對話
在這些全球經貿板塊的轉換之下,蔡英文雖然提出要結合全球政經體制與大陸進行“多邊結構”的對話,但如果兩岸的關系都無法延續(xù)下去,各國怎么可能愿跟臺灣進行對話呢?
所以,臺灣的領導者必須能實事求是,蔡英文若有幸成為未來臺灣地區(qū)第一位女性領導人,從她參與李登輝時期的“兩國論”開始,一直到陳水扁的8年任期結束,均參贊機要,應該清楚大陸所堅持的是什么?如果蔡英文不能擺脫李登輝、陳水扁的窠臼,不僅無法跟大陸取得對話,恐怕連馬英九時代所建立的和平共榮的兩岸關系,都將化為烏有。
因此,看清全球政經體制的變化,理解大陸在全球化時代所占有的角色,才是未來蔡英文所該律定的政策基礎,沒有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作基礎,蔡英文提出再多有關兩岸關系的口號,都只不過是些空話罷了。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