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春是上海市某重點小學五年級的學生,體重不足40公斤,書包卻足足有6公斤重。他告訴記者從四年級開始就這樣了,班里有近40名學生,用拉桿書包的占了大約1/3。心理學者稱一名學生就算考了98分也還是厭學。因為不是第一名。學習帶來的挫敗感使得孩子沒有自信了。(11月14日人民日報)
“減負”并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而是一個古老且老生常談的話題。記得很多年前,筆者還在上中學時候,聽新聞上教育部就成天嚷嚷著“減負”,于是整天盼著老師說出“我們要減負,今天沒作業(yè)了!”但一直盼到畢業(yè),老師依然沒事一般,動輒還反問那么一句“你們想不想上大學了?”如今,眼看著小學生的書包演變成了帶拉桿的“行李箱”,為了自己的孩子,我們更得關注“減負”。只是納悶,教育部門多年來所提倡的“減負”,越減負擔越重,究竟取得過何等階段性成效?難道除了媒體隔三差五曝光一下,群眾的問責無關痛癢,抑或教育部門無需擔責?
近年來,我國重大安全事故頻發(fā),引發(fā)了一系列“問責風暴”,也促進了官員問責制不斷由中央層面輻射到地方層面。問責機制首先規(guī)范了領導責任,增強了責任意識,但其內驅力還要落實在群眾的監(jiān)督權上。教育部門的口號很響亮“辦社會和群眾滿意的教育”,但社會和群眾的滿意在哪卻不得而知。
“象牙塔”早已不再,學校也不是單純的“凈土”,但教育部門不該是“問責機制”的禁區(qū)!敖谈脑囼灐钡膶ο罂啥际亲鎳奈磥恚弥⒆觽冊囼瀬碓囼炄,結果到頭來發(fā)現還比不上原來,教育部門卻絲毫不必擔心什么責任,一句“繼續(xù)深化素質教育改革”就完事了——教改自當繼續(xù),但是無數青少年的童年和青春哪里找回!教育部門的責任從何體現?
泰戈爾說過,“孩子有成堆的黃金與珠寶,但他到這個世界上來,卻像一個乞丐”。孩子只是乞求我們的愛,我們卻當他們是真正的乞丐,不是嗎——總認為孩子什么都缺,怕他們“吃不飽”——于是書包越來越重,卻還要語重心長的說“孩子你快快跑,別輸在起跑線上”。事實上從來就沒有人輸在起跑線上,有句廣告語說得好“人生就是一場馬拉松”,漫長的馬拉松比賽,開始跑在前面的,大多在沖刺重點的時候會消失。而我們卻堅信“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靠“犯規(guī)”搶跑取得的領先注定無法長久,而終點的失敗誰能埋單,只有孩子們自己品嘗苦果。
一方面要求“減負”,卻給老師加壓;一方面推行教育改革,卻絲毫不變應試教育體制。教育便在這種“隔靴搔癢”中不斷“前進”,學生的書包變成了帶拉桿的行李箱,不知教育官員在宣揚教改成果時的底氣從哪里來。“減負”減成這個樣子,教育部門和官員照樣可以得過且過,那么,誰來問責,誰又能擔責呢?(中國臺灣網網友:薛紅偉)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中國臺灣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