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八月二十三日電 題:北京奧運會為兩岸體育交流打開一扇窗
中新社記者 徐德金
當全球驚嘆于北京奧運會超乎想象的精彩,并分享奧林匹克精神盛宴的時候,北京奧運會也為兩岸體育交流打開一扇窗。
透過北京奧運會從申辦到成功舉行的整個過程,通過這個窗口,人們看到了什么?
其一,臺灣同胞共襄盛舉。北京奧運乃國人百年之期盼,積中國三十年改革開放之功。一九八四年洛杉磯奧運會中國重返奧林匹克大家庭,一九九0北京亞運會,中華臺北代表團擁抱睽違多年的亞洲體壇盛事,兩岸在體育交流上逐漸找到更多的共同語言;七年前北京申奧成功,就在吳經(jīng)國與何振梁擁抱的瞬間,廣大臺灣同胞對北京舉辦奧運會的體認與支持,已經(jīng)毋須用再多的語言來表達。
盡管在此之后的七年中,在某些時段某些事情上,臺灣當時的執(zhí)政者以政治來過多地解讀體育,操弄議題,如令奧運火炬無法在島內(nèi)傳遞等,但都無法阻礙臺灣民眾對北京奧運會的熱情。我們看到,中華臺北棒球隊今年三月獲進軍京奧的通行證后,場上臺灣觀眾打出“北京,我們來了”的橫幅,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其二,臺灣同胞共享盛宴。中華臺北體育代表團共參加北京奧運會十五個項目的比賽,最后攬獲四枚銅牌;連戰(zhàn)、吳伯雄、宋楚瑜出席奧運會開幕式,賽場觀賽、國宴把盞,中共政要與之會見、會談;臺灣派出主管政務(wù)官員,臺灣媒體記者一百多人來京報道奧運會,島內(nèi)民眾時刻關(guān)注奧運賽場尤其是中華臺北選手賽況。北京奧運會受到臺灣上下如此廣泛矚目與參與,超過以往任何一屆。
吳經(jīng)國先生似乎還沉浸于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精彩畫面。他日前在北京評價道:“只有中國人才會有卷軸的概念和漫步云端的創(chuàng)意,這是一個中國特色的奧運開幕典禮,又融合了現(xiàn)代的高科技,你沒有辦法去說他有缺點,我覺得非常非常成功!毕嘈拧坝刑厣、高水平”的北京奧運盛宴,臺灣同胞體味至深。
享受北京“主場”的優(yōu)勢,享受競技體育的快樂,北京奧運會理所當然有別于歷屆奧運會,為兩岸賦予更多的實質(zhì)內(nèi)涵。中華臺北奧委會副主席、中華臺北代表團總領(lǐng)隊蔡賜爵認為,北京奧運會最大的貢獻是讓兩岸在競技場上拉近距離,進而讓兩岸新生代從交流中感受“不可離不可棄”的真實情感。
誠然,北京奧運會進一步拉近了兩岸間的距離,更增添了不離不棄的血濃于水的情愫。但同時我們必須指出,臺灣與大陸在體育競技上存在較大差距。
僅以福建為例,閩籍選手此次在奧運會上共獲得男子舉重、羽毛球男子單打、女子蹦床三枚金牌,雖非完全福建之功,卻也折射出該省在體育人才培養(yǎng)、在優(yōu)勢體育項目上所下的工夫,不能說與良好的機制、較高的體育水平?jīng)]有關(guān)系。二00四年以來,中華臺北射擊隊每年都到福建省射擊中心集訓也許能說明一些問題。
近年來,臺灣乒乓球選手、舉重選手多次到大陸訓練;中華臺北舉重隊聘請大陸教練執(zhí)教,對其運動成績的提高顯然大有助益。中華臺北棒球隊輸給中國隊,對臺灣觸動巨大,島內(nèi)有媒體坦承大陸的棒球水平在提高;蔡賜爵則反思“臺灣職業(yè)運動的經(jīng)營也有些問題”。事實上,大陸也曾聘請臺灣棒球教練前來執(zhí)教。不可否認,體育交流促進了兩岸體育水平的提高。事實上,臺灣體育向上的潛力巨大,兩岸體育交流的空間巨大。
因此,北京奧運會更是為兩岸體育交流打開一扇機會之窗。這個機會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直接,也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容易把握。因為,兩岸比以往任何時候無論在經(jīng)貿(mào)、文化、旅游各個方面交流更多了,基礎(chǔ)更扎實了;渡盡劫波,歷經(jīng)磨難;攜手奧運,共享歡樂,兩岸互信更多了,共同語言也更多了。誠如吳經(jīng)國所言,兩岸體育交流“通過這一次奧運會將更加密切!
“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實乃兩岸同胞的共同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