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著3年前以5萬元新臺幣買下的二手福特舊車,作家張曉風教授穿行于臺北市西寧南路、洛陽街、太原路一帶批發(fā)的老市區(qū),一面向商家打聽玻璃板和金屬架搭配的會議桌,一面在附近買些輕薄的塑料數據袋,以備辦公室用。
這是中午時分。剛參加完一項濕地保護活動的張曉風,打手機用閩南話交待家里晚上做蘿卜魚丸湯”等等,晚餐顯然和她的穿著一樣很簡單。她向記者談起文學創(chuàng)作、環(huán)保理念,以及新擔任“立委”問政等想法。這項訪問記者本擬另安排時間,但豪爽的她卻建議記者立即上車,就在一小時的行車時間內進行就可以了。
張曉風,祖籍江蘇徐州,1941年出生于浙江金華,8歲隨父母來臺,畢業(yè)于臺灣東吳大學中文系。曾任教東吳大學、香港浸會學院。自臺灣陽明大學創(chuàng)校以來,一直擔任該校通識教育中心教授,2006年退休后還繼續(xù)授課。她從事文字工作已50年,筆耕不輟,在兩岸三地文壇享有盛譽。重要作品包括散文《地毯的那一端》、《愁鄉(xiāng)石》、《你還沒有愛過》、《我在》、《從你美麗的流域》等十二卷、戲劇《武陵人》、《自烹》、《和氏璧》、《血笛》等十一卷、雜文有《非非集》、《幽默五十三》、《通菜與通婚》等,以及兒童文學、評論小品等,作品獲獎無數;散文情感細膩,文字優(yōu)美從容;雜文筆鋒犀利,帶著善意的關懷和帶淚的幽默。詩人兼散文家余光中曾譽之“亦秀亦豪的健筆”。
她關心社會,勇于直視生命,也探究人生的根本道理;近幾年來,更身體力行投身環(huán)保運動。2010年5月,她為了捍衛(wèi)一個舊兵工廠濕地,避免無節(jié)制地蓋大樓,著文疾呼,甚至提出“一寸山河,就是我的一寸肉”,最后還不惜犧牲形象“驚天一跪”。今年一月,她擔任親民黨不分區(qū)“立委”,將在推動環(huán)保等領域一展身手。
張曉風說,“濕地很脆弱,不保護就完了!睉摱鄰目图彝翗堑玫饺伺c環(huán)境共生的啟示。華人勤勞,有土地就開發(fā),在今天未必好,而地少的臺灣很多時候起了不好的示范,蓋了許多養(yǎng)蚊子的建筑,某些人從中圖利。
她也關注長江在三峽大壩建成后的生態(tài)問題。
談到當前兩岸關系,張曉風認為,大方向是對的。未來怎樣用兩邊都不討厭的語言表述出一個道理來,進而發(fā)展出穩(wěn)定的框架,是重點。畢竟,有著歷史、文化及血緣淵源的海峽兩岸,現在有著古今中外從未有過的微妙關系。
她為自己的作品在大陸擁有眾多的讀者感到高興,期待兩岸作家能奉獻出更多新穎精美的文字。她說,自己的作品近年來在大陸大量出版,與浙江文藝出版社、南京鳳凰出版社有很好的合作關系,也希望與更多的大陸出版單位合作,并保護著作權。
來到“立委”中興大樓507室自己的辦公室。張曉風說,這以前是中國國民黨“立委”、“揭弊天王”邱毅的研究室。雖然很佩服他的勇猛,“哎呀,他簡直成立了一個‘私立調查局’!钡约旱膯栒L格會和他不一樣。記者提到龍應臺已出任“文建會主委”,未來兩位著名女作家將如何互動。張曉風說,她是官員,自己履職監(jiān)督會秉持平常心。
2005年,張曉風檢查出大腸癌(二期),經過開刀手術和化療后,病情已控制住,F在她每年都定期檢查,唯體力大不如前。但張曉風說,自己從此只能靠意志力來拚,更重視環(huán)保理念,更注重與家人相聚,有時也外出旅行和演講。同時,繼續(xù)寫作,相信勤能補拙,受訪當天還欠些兒童文學的“文字債”。
張曉風用剛買來的薄塑料數據袋裝歸類的文件,很多紙張都是雙面使用。辦公室有許多綠植盆栽,生機盎然。她說,許多時候在辦公樓的地下室,可以看到一位老婦人在“撿垃圾”,“那人就是我”。而這些盆栽就是這樣撿來的!白髡咭彩巧钫撸谶@個時代要發(fā)展出清貧生活美學!
不久前,臺灣當局“行政院長”陳沖作施政報告。與其他人不同,她在細讀文件的同時,在一頁半中竟指出29點錯誤,就像老師指正學生。有人不解,她卻很坦然。
“問政、寫作、教書或家庭主婦,人生的舞臺只有一個,沒有什么沖突”。張曉風笑說,雖然自己也!傲R人”,但“問政不是激情演出,只是做該做的事”。(記者 黃少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