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最快的冰” 走近為冬奧學制冰的年輕人
為冬奧學制冰的年輕人
“彎道噴漆畫線時,我負責畫點,每隔規(guī)定距離就畫個紅點,以便在賽時放置標識點,幫助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不會出界!痹倩氐綄嵙暳私粋月的國家速滑館“冰絲帶”,大二學生魯元哲手指向的賽道剛完成4月冬奧“相約北京”冰上項目測試活動的任務,正在期待下一次制冰及北京冬奧會以“最快的冰”驚艷亮相。
作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唯一新建的冰上競賽場館,“冰絲帶”在這次測試活動中首次接受運動員競賽檢驗。這條采用世界最先進、環(huán)保的二氧化碳制冰技術打造的賽道,由參與過5屆冬奧會制冰工作的加拿大資深制冰師馬克·麥瑟領銜,帶領外方制冰團隊和中方制冰團隊共同完成,其中,還有包括魯元哲在內的22名來自同一班級的“學生軍”。
據國家速滑館運行團隊主任、國家速滑館公司董事長武曉南介紹,2019年,國家速滑館、國家游泳中心與北京電子科技職業(yè)學院聯(lián)手開設了“雙冰場館制冰人才訂單班”,以這兩大冬奧場館為實訓基地,培養(yǎng)中國制冰力量。目前,該“訂單班”共有32名學生,在測試活動期間,他們分別到兩大場館參與了制冰工作和賽時冰務保障。
“‘雙冰場館制冰人才訂單班’因冬奧而生,它在高職專業(yè)目錄里名為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技術,但根據冬奧人才培養(yǎng)方案進行了適當修訂!北本╇娮涌萍悸殬I(yè)學院機電工程學院副院長陳小榮此前對媒體表示,進館實習前,學生學習了通風、空調、制冰技術等基礎知識,到館內工作實現(xiàn)理論和實踐的結合。
曾經看到“制冰師”,魯元哲的印象與外界無異,“絕不像字面上那么簡單!碑敵蔀閳F隊中的一員后,他明白了一塊能讓運動員“很走道兒”的冰面背后是一個復雜且頗具技術含量的系統(tǒng)工程,“一名合格的制冰師,需要掌握凍冰、修冰、融冰等的全部技能!彼硎,場館使用期間,制冰師需要不停地檢測冰的厚度,對應地去修復冰場的平整度,受損嚴重的,可能需要化了重新凍。除了冰場的厚度、滑度和平整度,制冰師日常還需要掌握澆冰用水的溫度、除濕機的除濕量和室內外溫差等,據此綜合判斷冰場的實時情況,并根據季節(jié)氣候不同來調整設備參數(shù)。
經過底板清潔、底冰澆筑、噴漆畫線、分層多次澆冰、冰眼敷設等多道工序,“冰絲帶”的制冰計劃持續(xù)近14天。制冰過程中,00后劉毅切實體會到“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天澆水5次,差不多澆了一周,冰面達到一定厚度時,才能將數(shù)噸重的澆冰車開上冰面!辟惖郎,每次制冰專業(yè)車輛出現(xiàn)總是焦點,但駕駛座尚是學生們可望而不可及的位置,更多時候,他們要負責給修冰車加水、在車輛上冰后,準備推雪鏟、冰鏟等把修冰后產生的雪清理掉。
“我們現(xiàn)在學到的僅是皮毛,像通關游戲一樣,要收集完所需材料才能進入下一關!痹趧⒁憧磥,如果把一名合格的制冰師比作游戲中的人物,滿級為15級,4級為分水嶺“可以初具大招”,那他們目前的水平就是在向4級努力,更多時候就是在一項項重復、細碎的工作中實現(xiàn)成長。
“細致入微”幾乎貫穿整個制冰工作,“馬克團隊要求尤其嚴格!眲⒁阌浀茫瑖娖岙嬀時,馬克拿著尺子一點點量,略微的偏差也要求重新修正,“一開始如果有一點偏,沿著畫下去就會產生很大差別。”劉毅總結道:“很多事一開始覺得沒什么,放任不管,就可能變成大事。不能因小失大!
“自我總結”也是劉傲的習慣。2019年,全班首次在冰立方進行了為期5周的制冰實習,在配合國外制冰師參與冰壺場地制冰過程中,對方告知他將線擺放在指定位置,受限于英語不夠好的他,完成任務不夠順暢,這讓他敏感地意識到“得學好英語,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畢竟,與國際資深制冰師交流正是年輕制冰人才成長不容錯失的機會;氐綄W校,劉傲花了很多時間學習英語,只是這次工作分配中,他更多的時間待在地下機房,缺少“檢驗”的機會。
和冰面上的工作不同,地下機房十分悶熱,機器聲轟隆,劉傲每天有六七個小時得在這兒時刻關注液位的變化,既要防止液位太高產生溢出,又要在液位降低后及時進行補充。這項工作幾乎貫穿制冰工作全程,內容單一但十分關鍵。在他看來,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是制冰師需要掌握的部分,“制冰用水很講究,不能是雜質很多的自來水,而是經過反滲透RO膜過濾的純凈水”。他堅信,明年冬奧會期間,冰絲帶的冰面一定會展現(xiàn)出最好的狀態(tài),“也希望到時候我能到冰面工作,檢驗一下學習成果”。
挑戰(zhàn),并非這群以00后為主的中國“制冰新生代”獨自面對。從1987年開始從事速度滑冰制冰工作的馬克同樣面臨新的“課題”,據他介紹,“冰絲帶”是冬奧歷史上第一個采用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制冰技術的大道速滑館,“這是一個新的系統(tǒng),它環(huán)保且高效,但是各項參數(shù)跟以前采用的氟利昂等制冰系統(tǒng)不一樣,我們還要更好地去了解它的規(guī)律!
據國家速滑館設施副經理國家速滑館公司規(guī)劃發(fā)展部副經理馮剛介紹,用二氧化碳系統(tǒng)制出來的冰面和冰溫很均勻,冰面溫差基本能夠控制到0.5攝氏度以內,可以讓運動員在冰面上滑行時,對不同區(qū)域的軟硬度感受保持一致,更有利于創(chuàng)造好成績。這樣,所有制冰師的目標“打造最快的冰”就可能在“冰絲帶”實現(xiàn)。
“我覺得沒有理由說這里不能成為最快的速滑館之一,我們會努力找到正確的參數(shù)并將之轉化為現(xiàn)實,有不同因素要進行控制來做到最好。我們也曾在低海拔地區(qū)的場館打造過速度很快的冰,上屆冬奧會也差點兒打破世界紀錄,所以我們?yōu)槭裁床慌σ幌拢O定一個標準去實現(xiàn)這個目標呢?”馬克認為,現(xiàn)在距離冬奧會賽時還有9個月,后期還會有更多測試機會來幫助團隊為北京冬奧會打造出完美的冰面。
“成為好的制冰師必須勤奮工作,因為時間很緊。要懂得物理和化學知識,既要有好奇心,也要有應變能力!背肆粝隆白羁斓谋,馬克還希望能將制冰技術留給更多中國制冰師,包括這批“制冰班”的年輕人,“這次測試活動,我們有4名中國制冰師,我也從卡爾加里帶了兩名同事。奧運會賽時我們的隊伍會更加壯大,有服務過往屆冬奧會的加拿大制冰師,也有中國的制冰師。之前的冬奧會我們都沒有留下奧運遺產,在場館制完冰就離開了。但這次‘冰絲帶’有完善的奧運遺產計劃,所以我想確保我們離開之后,會有受過訓練的人員繼續(xù)進行這項工作。”
“冰務人才、制冰人才的培養(yǎng)在國內相對是個短板。利用建設頂級場館的機遇帶動職業(yè)人才培養(yǎng),不僅符合國家職業(yè)教育發(fā)展方向,也能為國家留下寶貴的冬奧人才‘遺產’。”武曉南表示,這種人才培養(yǎng)模式也得到了外籍制冰師團隊和國內資深制冰師的認可,“這些年輕人就像種子,希望能持續(xù)為我國冰雪運動發(fā)展培育出人才,有人制冰,才能讓更多人更好地上冰!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梁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