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軍史專家、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原研究員 姜廷玉
央廣網(wǎng)10月13日消息 1934年11月,紅二十五軍穿越平漢鐵路,進入桐柏山區(qū)。這時國民黨軍從四面圍追而來,形勢非常嚴峻,因此部隊決定實行第二次遠距離轉(zhuǎn)移,北上伏牛山區(qū),創(chuàng)建革命根據(jù)地。
紅二十五軍7名女紅軍與其它指戰(zhàn)員一起渡渭河(資料圖)
周東屏、戴覺敏、余國清、曾紀蘭、張桂香、田喜蘭、曹宗楷是紅二十五軍的7名女護士,她們也是這支部隊里僅有的7名女紅軍,號稱“七仙女”。軍政治部考慮到前有阻敵,后有追兵,擔(dān)心女同志隨部隊行動不方便,在急行軍中掉隊出危險,于是決定發(fā)給她們每人8塊銀元作為生活費,讓她們留在根據(jù)地,自己尋找生存之路!捌呦膳北贿@突如其來的消息驚呆了,她們無法相信眼前的事實,從冒死跑出來參加紅軍的那天起,她們就已經(jīng)把自己的一切同中國工農(nóng)紅軍的命運緊緊地聯(lián)系在了一起,從未想過有一天要離開這支立志為窮人的翻身解放而獻身的隊伍。無奈之際,她們坐在路邊哭了起來。當(dāng)聽說這是軍政治部主任戴季英的命令后,她們氣沖沖地找到戴季英,請求他收回命令。
周東屏把銀洋往地上一擲,開口嚷道:“叫我們回去,回到哪里去?我是逃出來參加革命的,難道還讓我重新回去當(dāng)童養(yǎng)媳不成?主任,你沒有排斥女同志革命的權(quán)利”。其他女戰(zhàn)士也跟著大叫大喊。但是,不管她們怎樣軟磨硬泡,戴季英卻擺出一副堅持原則的面孔,不為所動。
恰在此時,軍政委吳煥先和副軍長徐海東并肩走了過來。見到軍首長來了,她們就像見了救星似的,不約而同地圍上來,七嘴八舌地訴說事情的經(jīng)過,表述自己的決心:
“我們死也要死在紅軍隊伍里!”
“紅軍走到哪兒,我們就跟到哪兒!”
“活著是紅軍的人,死了也要做紅軍的鬼!”
吳煥先和徐海東望著眼前這群大的不過十八九歲,小的僅僅十五六歲的女孩子,心中涌起陣陣酸楚。是啊,她們大都是無家可歸的孤兒,離開紅軍,又能到哪里去尋找她們的生存之路呢?于是,他們同意這些女孩子隨隊繼續(xù)行進。
“七仙女”們破涕為笑,頓時歡呼雀躍起來。
徐海東轉(zhuǎn)過身對她們說:“你們先別笑,讓你們留下也是省委和軍領(lǐng)導(dǎo)的意思。這次部隊走到哪里,走多少天都不一定,情況比現(xiàn)在想象的要更復(fù)雜、更困難,這可不比喝涼水那么容易,你們思想上要有準備。
“我們早就準備好啦!男同志能做到的,我們也能做到。我們能經(jīng)受得起任何考驗,決不掉隊!”
“七仙女”終于跟隨紅二十五軍踏上了長征路。征途是漫長的,也是坎坷艱難的,有勝利也有挫折,有痛苦也有歡樂。她們曾背著捆草作為坐墊,坐滑梯似的溜下滿地泥濘的王母宮塬,也曾抓著騾馬的尾巴,漂浮過山洪猛漲的涇河。在涇河岸邊的鄭家溝,她們淌著眼淚、含著悲痛,為軍政委吳煥先擦拭遺體……她們經(jīng)受著血與火的洗禮,一步一步地走向陜北,勝利完成了長征。
[責(zé)任編輯: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