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員觀察:能力過硬,練就高強本領
評論員觀察:能力過硬,練就高強本領
——以五個“過硬”錘煉“關鍵少數(shù)”④
陳 凌
面對日新月異的發(fā)展形勢、復雜多變的社會生活,必須與時間賽跑,毫不停歇地增強能力、磨礪本領
一件往事,耐人尋味。1954年9月,李先念被任命為國務院副總理兼財政部長,他自認為“沒有學過經(jīng)濟”,唯恐能力不足,感到壓力很大。赴任后,為盡快熟悉工作,他為自己制訂了學習計劃,“向一切內(nèi)行的人們”學經(jīng)濟,最終成為經(jīng)濟領域的專家。李先念的經(jīng)歷說明,只要有決心、不畏難、下功夫,就能磨練真本領、挑起硬擔子。
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必須做到能力過硬,不斷掌握新知識、熟悉新領域、開拓新視野,全面提高領導能力和執(zhí)政水平”。這既是對“關鍵少數(shù)”提出的“硬標準”,也是對黨員領導干部發(fā)出的“動員令”。
繩短不能汲深井,淺水難以負大舟。事業(yè)要發(fā)展、難關要攻克、風險要防范,必然要求領導干部在干事創(chuàng)業(yè)上得有幾把刷子才行。管理學中有個“斜坡球體定律”,意思是說,一個人或組織如同斜坡上的球體,如果沒有止動力,就會下滑。這提醒我們,守成者沒有出路,奮進者才有未來。持續(xù)補足能力上的短板、本領上的不足,像海綿吸水一樣不斷掌握新知識、熟悉新領域、開拓新視野,一個人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從容應對新挑戰(zhàn),肩負起時代重任。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摸著石頭過河”“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回望我們黨97年波瀾壯闊的歷史,世人常常驚嘆于“領路人”的遠見卓識和雄才偉略。過人的智慧、精準的判斷、高超的籌謀,來自于“無一時而不學,無一事而不學”的勤奮積累,來自于篳路藍縷的艱辛探索、奮力開拓中不斷的總結(jié)與學習?梢哉f,正是始終有那么一種“本領恐慌”的危機感,始終有那么一種“能力不足”的憂患感,共產(chǎn)黨人才能在不同時期練就過硬的真本領,讓“中國號”航船乘風破浪,一往無前。
《晉書》記載,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王徽之,曾在車騎將軍桓沖手下?lián)悟T曹參軍。一次外出巡視,桓沖問王徽之管理哪個部門、有多少馬匹等,他竟答非所問,全然不知,F(xiàn)實中,類似“騎曹不記馬”的現(xiàn)象,依然存在。有的領導干部對“老問題”熟視無睹,不注重總結(jié)經(jīng)驗、舉一反三,結(jié)果遇到老問題的新變種手忙腳亂、應對失當;有的對新知識、新應用、新趨勢缺乏學習,對于如何運用新技術解決新問題,既缺乏相應理念,也提不出有效辦法;還有的滿足于當“二傳手”,沒有落實的意愿更培養(yǎng)不出落實的能力,把好政策的經(jīng)給念歪了。凡此種種,都從反面警示我們,面對日新月異的發(fā)展形勢、復雜多變的社會生活,必須與時間賽跑,毫不停歇地增強能力、磨礪本領。
能力絕非天生,也無法一勞永逸、一蹴而就,是在持之以恒的知識更新、實踐鍛煉中煉就的。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全面增強執(zhí)政本領”,在八大本領中,排在首位的就是“學習本領”。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穿著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既是我們認識把握統(tǒng)攬全局的“最強大腦”,也是破解問題方程式的“金鑰匙”。以新思想為引領,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學到底、悟到位、抓落實,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tǒng)一,這是新時代領導干部煉就過硬本領的關鍵所在。
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diào),“領導干部加強學習,根本目的是增強工作本領、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水平!表频Z“吾生也有涯,而知無涯”的學習態(tài)度,永葆“入山問樵,入水問漁”的求知精神,一刻不停地學習,一刻不停地提升本領,我們方能以過硬能力搶抓歷史機遇、贏得戰(zhàn)略主動,創(chuàng)造屬于我們這一代人的新光榮。
《 人民日報 》( 2018年01月12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