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踐行者】一代建筑結構泰斗容柏生:用建筑高度創(chuàng)造出自己的人生高度
金羊網(wǎng)記者 李國輝
“從最早期的海運大廈、香格里拉大酒店、廣東國際大廈,到后來的珠江新城西塔、上海環(huán)球金融中心等高層建筑,他用精湛的技術不斷刷新建筑高度的同時,也創(chuàng)造了自己的人生高度”——5月11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設計大師容柏生在廣州逝世,享年90歲,廣東院士聯(lián)合會在唁電中這樣評價他一生的貢獻。
容柏生是我國建筑結構專家,曾引領了中國一代高層設計潮流。2003年,74歲高齡的他毅然決定“二次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辦了廣東省第一家建筑結構設計事務所。在之后的15年里,他仍堅持高強度工作,推動了建筑工業(yè)化、建筑結構抗震設計等多項在國際國內有著先進水平的創(chuàng)新成果落地開花,極大地提高了我國高層建筑抗震設計的安全水準。
用創(chuàng)新不斷刷新建筑高度
容柏生的一生,與廣東緊緊相連。1929年出生于廣州的他,從小受詹天佑的事跡影響,癡迷于建筑工程的圖書、模型。
1949年,容柏生考入嶺南大學土木工程系,為了維持學業(yè),曾一度當過打字員、助教、抄寫員等臨工,后嶺南大學的工科并入剛成立的華南工學院(即現(xiàn)在的華南理工大學),容柏生成了華南工學院的第一屆畢業(yè)生。
畢業(yè)后,容柏生沒有接受親戚朋友給他在香港安排的職位,而是服從分配,到廣東省建筑設計公司(后改為“廣東省建筑設計研究院”)任職。在此后的半個多世紀,容柏生將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傾注在廣東的工程設計事業(yè)上。
1972年,嶄露頭角的容柏生,接到了一項艱巨的任務:進行15層高的海運大廈的結構設計,并要達到三級人防和抗震設防的要求。由于國內缺乏可供參考的設計方法與規(guī)范,容柏生只能自己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出一套設計方法與規(guī)范。
在手搖計算機的輔助下,他不僅將設計方案所需要的各項數(shù)據(jù)“搖”了出來,還根據(jù)這次經(jīng)驗,成功研制出一套高層建筑結構計算的完整計算方法和程序,這一創(chuàng)新走在全國前列。
其后的容柏生,用他精湛的設計技術不斷刷新著建筑的高度。
深圳亞洲大酒店(即現(xiàn)在的深圳香格里拉大酒店),是容柏生的代表作之一。在這座38層高達114米的“Y”形建筑中,容柏生再次創(chuàng)新,設計了一個鋼筋混凝土巨型構架結構體系,將高達114米的建筑分成6大層的鋼筋混凝土巨框,每個巨框都成為受力單元。這一方式,不僅方便建筑,也大大加快了施工進度。
建成之后的深圳香格里拉大酒店,不僅是當時國內唯一的全巨型框架結構建筑,也成為深圳當時的地標性建筑之一,容柏生因此獲得了國家建設部頒發(fā)的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1985年,被老廣們親切稱為“63層”的中國第一高樓——廣東國際大廈準備興建,容柏生擔綱負責這座200米高大樓的設計。
后來擔任過廣東省建筑設計研究院院長的何錦超回憶,上世紀80年代,節(jié)省層高成為當時的主流趨勢。容柏生提出了采用筒中筒結構和無黏結部分預應力平板結構,將樓板厚度降至22厘米,不僅節(jié)省混凝土7000多立方米,同時爭取到了更大的凈高,這在當時的國內超高層建筑中屬于首創(chuàng),也把我國的高層建筑技術提升到一個新階段。
“同時,這棟大廈還成功刷新了一項世界紀錄,成為世界上采用無黏結預應力樓板層數(shù)最多的建筑!焙五\超說。
這一次的創(chuàng)新讓容柏生“名動天下”,廣東國際大廈先后榮獲國家優(yōu)秀設計金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首屆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大獎。
容柏生在高層結構設計方面的突出成就,贏得了國家和社會的認可。1989年,他被建設部授予“中國工程設計大師”稱號。1995年,容柏生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在那幾年,他也遇到了讓他曾經(jīng)一度遺憾的項目——巨人大廈。彼時,準備興建70層的巨人大廈,若順利建成,將刷新中國建筑的新高度。容柏生被邀請擔任這一項目的建筑結構設計負責人,60多歲的他帶著諸多年輕同事,時常在工地上勘查。但最終,這一項目由于資金問題擱淺。
此后多年,容柏生曾對身邊的人表示,這是他最大的遺憾。
『二次創(chuàng)業(yè)』推動行業(yè)革新
容柏生并未帶著巨人大廈的“遺憾”止步不前。
2003年,已在廣東省建筑設計研究院工作了整整50年、擔任總工程師20年之久的容柏生,為了讓年輕人挑起重擔,主動辭去了職務。辭職并不意味著退休,74歲的他決定“二次創(chuàng)業(yè)”,與兩名合伙人共同成立了國內第一家專業(yè)從事結構設計的企業(yè)——容柏生建筑結構設計事務所(以下簡稱“RBS”)。
在容柏生與團隊的共同努力下,16年來,這家國內率先成立的建筑結構設計事務所,不僅成為國內規(guī)模最大的單專業(yè)甲級結構設計事務所,也在建筑工業(yè)化、建筑結構抗震設計等方面,研發(fā)出了多項在國際國內有著先進水平的創(chuàng)新成果。
與容柏生共同創(chuàng)業(yè)的RBS合伙人李盛勇告訴羊城晚報記者,過去16年來,RBS事務所已經(jīng)服務過從300米至800米的超高層建筑數(shù)十個。其中,有為廣州東、西塔以及深圳京基金融中心、天津117大廈、蘇州中南中心等超高層建筑提供設計咨詢;其次,擔綱設計了南寧華潤大廈、珠海十字門標志塔、青島華潤中心大廈等數(shù)十棟超高層建筑。
作為技術帶頭人,容柏生在創(chuàng)新上有著超強的動力,由他主導研究的“外包端柱內嵌鋼板混凝土組合剪力墻”實用專利榮獲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認證。
他不僅自己主導創(chuàng)新,也引導、鼓勵和幫助團隊進行創(chuàng)新!懊饽Qb配一體化PI體系”的新型建筑工藝是容柏生大力推動的其中一項革新技術。幾年前,這一技術剛開始進行研發(fā)時,一向低調的容柏生高度評價“這將是革命性的一項技術”,并投入大量時間精力參與到研發(fā)討論中,極大地鼓舞了創(chuàng)新研發(fā)團隊。
不同于混凝土現(xiàn)澆技術,“免模裝配一體化PI體系”將建筑中的樓層板與梁柱墻鋼筋籠模等構件進行工廠預制,而后再運輸?shù)焦さ噩F(xiàn)場完成吊裝,后澆筑混凝土,堪稱是建筑領域的“工業(yè)4.0”。技術的研發(fā)必須保證這一套體系的經(jīng)濟、安全、合理。
“預制工廠做工廠的事情,運到現(xiàn)場,就像拼積木一樣,現(xiàn)場幾乎不產(chǎn)生任何垃圾,既環(huán)保,又快速。這是未來的方向,必將顛覆現(xiàn)有的建筑工藝。”李盛勇說。
2017年8月,這一新型工藝通過了科學技術成果鑒定,被認定為國際首創(chuàng),且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如今,這一成果已經(jīng)申請了多項國家專利,并在廣州保利紫山項目中落地。
“SAUSG高性能非線性分析軟件”是容柏生竭盡全力推動的另一項顛覆式創(chuàng)新,借助這一創(chuàng)新成果,在高層建筑結構設計圖紙階段就能準確地計算遇到強地震時受到的損壞程度。
“SAUSG高性能非線性分析軟件”的研發(fā)成功,徹底填補國內建筑結構在抗強震非線性分析軟件的空白,也超越了國外的同類分析軟件。近年來,這一軟件已被全球近200家高端結構設計院采用,成為國內高層建筑結構進行抗震性能分析的主力軟件,大大提高了我國高層建筑結構的抗震設計水平。
他是廣東人的驕傲與榜樣
“建筑結構,關乎人命。”多位與容柏生共事過的人證實,這是他在工作中最經(jīng)常念叨的一句話。
2000年左右,國家出臺了對超限高層建筑進行審查的政策,容柏生被聘請擔任國家超限評審委員會的委員,同時他也是廣東超限評審委員會的主任委員。直到88歲高齡,他仍經(jīng)常到全國各地,對超限高層建筑進行審查。
“他一直都是‘滿天飛’的,還是航空公司的金卡會員,飛行的里程不知道繞了地球多少圈!崩钍⒂抡f,即便已經(jīng)80多歲高齡,但容柏生一直保持著高強度的工作,其精力之旺盛、思維之敏捷,讓年輕他幾十歲的人也自愧弗如。
容柏生一直“不服老”,也不愿意閑著,哪怕是近兩年身體不好,他也保持著“動手”“動腦”的習慣,喜歡在家里玩樂高、玩拼圖,保持著自己對建筑結構的熱情。
2016年,在華南理工大學建校64周年之際,容柏生參加了“院士回母!被顒,與600多名師生分享他的科研經(jīng)歷與人生感悟。面對同學們問到自己取得今天的成就的原因是什么時,容柏生鄭重回答:“我有十二字箴言:必求甚解、知難而進、精益求精!
他寄語年輕的學子們,在遇到每一個問題時都要想方設法去解決!爱斈闱Х桨儆嬜罱K得以解決的時候,你也突破了自己,提升了自我”。
5月11日,容柏生逝世。廣東院士聯(lián)合會在唁電中高度評價了容柏生一生的成就:他用精湛的技術不斷刷新建筑高度的同時,也創(chuàng)造了自己的人生高度。他是廣東人的驕傲,誠為我輩永遠之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