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時空的紅色旋律:讓雨花英烈精神“聲”入人心
南京雨花臺,落花如雨,松柏掩映。然而,這個清靜幽雅、群雕疊階之處,卻見證了成千上萬的中國共產(chǎn)黨人和革命志士在此犧牲,他們的平均年齡還不到30歲。
今年是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為了讓雨花英烈的故事和精神更加深入人心,南京邀請了作曲家印青、詞作家王曉嶺等多位藝術(shù)家創(chuàng)作完成大型交響組歌《雨花臺——信仰的力量》。巍巍鐘山春常在,郁郁青松掩芳丘。交響組歌將于4月23日至24日登陸國家大劇院。在演出前夕,人民網(wǎng)專訪印青和王曉嶺,聆聽他們?nèi)绾斡靡魳分v述雨花英烈故事,詮釋雨花英烈精神。
觸摸英烈的靈魂 令雨花故事綻放嶄新光彩
接到以交響組歌形式展現(xiàn)雨花英烈精神的創(chuàng)作任務時,印青、王曉嶺二人都非常興奮。“聽到雨花臺三個字,我頓時眼前一亮。”曾在南京生活過多年的印青,對雨花臺和雨花英烈有深刻的認識。王曉嶺也表示,自己是聽著雨花英烈的故事長大的一代,“沒想到半個多世紀后這個擔子會落到我肩膀上,我感到非常光榮。”
“浪跡江湖憶舊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擯憂患尋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睘榱送诰蛴⒘夜适碌募毠(jié)、進一步認識雨花英烈精神,二人不僅多次前往當?shù)夭娠L,還閱讀了大量與英烈有關(guān)的文學資料。其中,“播火者”一詞給王曉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時馬列主義剛傳入中國,像鄧中夏、惲代英這些年輕的仁人志士,在黑暗中點燃了革命的星星之火。”
組歌中《堅強些,同志們》的歌詞來自惲代英的原話,“我身外沒有值錢之物,只有一副眼鏡和身上的磷。我愿我的磷燃燒起來,燒掉舊世界,燃亮新乾坤……”為了更好地詮釋英烈的感情,這首歌交由“惲代英”自己演唱。印青表示,這是組歌的一大亮點,“我們不以旁觀者的角度講故事,而是通過藝術(shù)創(chuàng)造,讓演員在扮演英烈的同時,將這些經(jīng)歷和感受唱出來。這樣的處理方式能給予觀眾更強烈的心靈震撼。就連我們在創(chuàng)作的時候,也仿佛能觸摸到先烈的靈魂!
印青介紹道,自己為此次組歌創(chuàng)作了16首風格迥異的樂曲,除了英烈故事之外,還有一首《獻給無名烈士的歌》。這也是印青本人最為鐘愛的作品之一!霸谟昊ㄅ_烈士紀念館參觀時,我注意到有兩塊白色的無字碑。聽講解員說,這是紀念無名烈士的!闭f到這里,印青眼眶微紅,語帶哽咽,“當時我鼻子一酸,眼淚都快掉下來了。不僅是雨花英烈,歷史上多少共產(chǎn)黨人為了建立新中國而奮斗犧牲,許多人連名字都沒留下,但是他們無怨無悔。”
跨越時空的對話 使當代青年走進雨花英烈
英雄魂魄在,凜冽萬古存。如何更好地體現(xiàn)雨花英烈精神在當代的傳承,是二人創(chuàng)作時遇到的一大難題。
“這部組歌雖以英烈故事作為支撐,但絕對不能只講故事,因此我一直在尋找能夠?qū)⑵渑c當代青年對話的方式!蓖鯐詭X說。最終,組歌采用了“跨越時空對話”的形式。
“起初想過分上下篇章,上篇講英烈的故事,下篇講當代的傳承,其實能講得比較清楚!蓖鯐詭X微微皺眉,對這種呈現(xiàn)形式并不滿意,“這樣處理的話,兩個篇章就好像是兩部作品。”因此,組歌設(shè)置了一位無名英烈的代表,還有一位雨花臺烈士陵園的青年講解員,“他們之間跨越時空的對話引出了一首首歌曲。革命先烈和當代青年兩個角度的相互對照,推動組歌敘事的發(fā)展。”
時代的交替呈現(xiàn)對音樂創(chuàng)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光要表現(xiàn)烈士的氣節(jié),還要表現(xiàn)今人對他們的緬懷之情。“只有好聽的旋律還不夠,更要體現(xiàn)精神層面上的崇高境界!庇∏嗾J為,組歌不是一首首單曲的羅列,要從整體著眼,使得人物和故事具有一定的戲劇性張力和情感的連貫性。從開頭的《雨花石情思》到后段的《中國正青春》,不僅道出當代青年對雨花英烈的追思,隨著音樂的推進,更表現(xiàn)出他們追隨英烈的步伐,為中國夢的實現(xiàn)凝聚起磅礴的力量。
“這也是組歌的好處之一,可以在表現(xiàn)宏大題材的同時講述細節(jié)故事。”曾經(jīng)多次參與過組歌創(chuàng)作的王曉嶺將這種形式比作《清明上河圖》,“組歌就像是一幅收展自如的長卷,可以在兩個小時之內(nèi),站在歷史的高度對素材進行提煉加工、選點升華。”印青也表示,根據(jù)不同的題材、不同的視角,此次組歌里每首歌都采用了不同的唱法,美聲、民族、通俗、流行應有盡有。
“有九曲十八彎的激流險灘,有瀑布飛瀉而下的雄壯激昂,有月涌大江流般的廣闊視野,也有潮平兩岸闊的匯流入海!蓖鯐詭X形象地總結(jié)道,《雨花臺——信仰的力量》仿佛一條流淌不息的音樂之河,讓觀眾隨著曲風節(jié)奏的變化而體會到不同的情感與韻味。
信仰與藝術(shù)結(jié)合 讓黨史學習教育深入人心
雨花英烈的事跡,充分展示了共產(chǎn)黨人的崇高信念和為民犧牲的大無畏精神。當前,黨史學習教育正如火如荼展開。印青和王曉嶺認為,《雨花臺——信仰的力量》就是鮮活的黨史學習教育教材,讓觀眾在音樂的熏陶下,對雨花革命先烈及其所在歷史年代有更深刻的認識。
“文藝作品是活靈活現(xiàn)的,看得見也摸得著!蓖鯐詭X表示,用文藝作品講述黨史故事,能讓觀眾在感受文藝之美的同時,讓黨史學習教育深入人心,“畢竟感性比理性更容易打動人。黨的百年歷史在經(jīng)過藝術(shù)呈現(xiàn)后,更容易讓人們留下深刻記憶!
印青也認為,通過音樂的詮釋,能使信仰的力量和藝術(shù)的力量結(jié)合在一起,使之更加深入人心,“當時在南京首演的時候,甚至序曲還沒有結(jié)束,很多觀眾就熱淚盈眶了,這就是藝術(shù)的力量。”
“真正能夠打動人的文藝作品,不論題材如何,一定是先來自于打動心靈的瞬間。”在采訪的最后,王曉嶺分享了最開始創(chuàng)作《獻給無名烈士的歌》時的情景,“當時我們正坐在高鐵上,樹林、農(nóng)田、樓房等景色不斷在窗外閃過。印青對我說,這塊土地可能就埋藏著許多革命烈士的遺骸,我們前進的路上也許有著他們當年戰(zhàn)斗的足跡!甭犞熊囷w馳向前的聲音,創(chuàng)作的想法也逐漸成形——雖然他們的名字不為人知,但他們值得被我們銘記。王曉嶺的聲音雖輕,但異常堅定,“當時印青還即興創(chuàng)作了幾句歌詞,‘潔白的墓碑上也許沒有他們的姓名,可是他們的故事、他們的精神永遠在我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