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留日海歸女研究生自名“鋤草”,舉牌告白“我是乙肝病毒攜帶者”,到各大城市征集飯友,請客共餐。在她最近一次的行動中,共有17人留下電話有意同赴飯局,但最終只來了8人,其中僅有1人陪同喝茶,并未動筷。此事雖有“秀”之嫌,卻也道出了一個現(xiàn)實中的無奈。
權(quán)威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乙肝病毒攜帶者約1.3億人,占總?cè)丝谑种蛔笥。如此大?shù)量的乙肝感染人群,只能得到“小眾”的認知和理解,叫人深思。乙肝感染者單獨進餐十分平常,不平常的是他們往往被誤解為只能單獨進餐,否則將導致傳染。而且這樣的觀念,決不止存在于一兩個人身上。誰來與之共餐?對這個問題,科普教育理應作出回答。
今年2月,國家人保部、教育部、衛(wèi)生部聯(lián)合通知,要求各地取消入學、就業(yè)體檢中的乙肝“兩對半”檢測項目,不得以學生攜帶乙肝表面抗原為由,拒絕招收或令其退學。這則通知傳達出了保障乙肝患者或攜帶者基本權(quán)利、消除乙肝歧視的明確信號,但它畢竟不屬立法,也沒有罰則,在貫徹執(zhí)行中還是要依賴用人單位的自覺性。
乙肝檢測制度歷經(jīng)存廢之爭,原因之一便是人們?nèi)狈σ腋纬WR,形成了根深蒂固的社會成見。比如,“鋤草”高舉的牌子上就寫著:“我想告訴您:乙肝不是消化道傳染病,不會通過共餐等日常生活接觸傳播。有人不敢與我共餐,甚至包括我的家人!贬t(yī)學研究也已證明,乙肝病毒只能通過血液、母嬰、性接觸3種途徑傳播,日常工作、學習或生活接觸不會造成傳播。更何況,一部分感染者經(jīng)過短暫感染過程還能自愈。
每年“12·1”等活動日,社會各界對艾滋病防治知識大力宣傳,使得人們對艾滋病毒感染者的態(tài)度不斷朝著積極方面轉(zhuǎn)變。而乙肝感染者人數(shù)遠大于艾滋病,又非絕癥,卻仍面臨較廣泛的疏遠和畏懼。惟有各方同心協(xié)力,加大乙肝基本知識的普及范圍和力度,才能換來全社會的包容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