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wǎng)北京7月31日消息 據(jù)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當中最大的26歲,很多已經步入社會;最小的只有17歲,正是上高中的年紀,他們就是“90后”。
說起“90后”,可能很多人都會在腦海里描摹出一幅“素描像”,有人說他們有個性、愛時尚、追新潮,也有人給他們貼上“自我”“叛逆”“享樂”的標簽。而成長起來的“90后”們卻以實際行動,展現(xiàn)出這一代人的獨特風采。
去年10月份,在江蘇衛(wèi)視競猜答題節(jié)目《一站到底》的舞臺上,穿著白色襯衫和花色裙子的吉林女孩張超凡接二連三戰(zhàn)勝對手,憑借不俗表現(xiàn)收獲觀眾的無數(shù)喝彩。但如果不去關注她的左臂,很多人可能并不會看出她在優(yōu)異表現(xiàn)之外的特別之處。
“我一直都覺得我跟正常人都是一樣的,甚至我通過自己的努力,我覺得有時候會比普通人做得更好!
1992年,張超凡出生在吉林長春一個普通家庭。雖然一出生就沒有左臂,但這并沒有消磨她的意志,反而鞭策她成長為一名“美少女戰(zhàn)士”。小學在報名參加吉林省速滑比賽時,為了不被分到殘疾人組,張超凡故意在棉衣左袖口套上了棉手套。最終,她拿到了吉林省大道速滑(少兒組)的冠軍。直到她站上領獎臺,周圍人才驚訝地發(fā)現(xiàn),她左袖管里是空蕩蕩的。收獲第一個冠軍后,張超凡漸漸體會到母親那些話的含義:“我媽媽就和我說,超凡,其實你只是比別人缺少了一個小零件而已。如果你自己努力,你就會變得很優(yōu)秀 ,你做的任何一件事情別人也都會覺得是獨一無二的,就不會有人說你很奇怪了!
就這樣,張超凡從沒有停下努力的腳步。全國演講大賽冠軍、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一張張耀眼的成績單,讓人們看到了“東方維納斯”的出色經歷。大學畢業(yè)后,張超凡創(chuàng)辦了東北首家國學館。這讓她身上又多了一個稱謂——“90后”美女校長。
張超凡說,曾經覺得自己是一個殘疾人的典型和代表,能夠激勵更多的殘疾人去奮發(fā)前進,后來覺得其實這只是一個小的方面。所以她想成為一個追夢逐夢的形象,讓更多人看到其實她可以做得很好,大家也都可以做的很好。
從學業(yè)走向創(chuàng)業(yè),張超凡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繹出非凡的精彩。生活總是會厚待努力的人——這是張超凡正在創(chuàng)作的一本書的書名。她說,希望通過這本書,給青年人或者是給有夢想的人一些激勵、鼓勵。
張超凡覺得生活對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只要我們去擁抱它、去熱愛它,其實它會給予我們更多的力量、給我們更大的擁抱。
同樣是1992年出生的“90后”,太原理工大學電氣與動力工程學院的研究生潘曜還沒有走上社會,仍在象牙塔里學習。不過,潘曜卻有著絕大多數(shù)人都不曾有過的經歷。用別人的話說,他曾到過地球的最南端,給南極做過“CT”。
作為地球最南端、人類最后發(fā)現(xiàn)的一塊冰雪大陸,南極對人們來說一直蒙著一層神秘面紗。從上大學那一刻起,去南極科考就逐漸成為埋藏在潘曜心里的一個愿望。
潘曜說:“我們的老師叫竇銀科,他是山西省南北極考察的第一人。我在上本科的時候,他是我們的班主任。平時給我們開班會的時候,他會給我們講很多南北極有趣的故事。然后我們也有這個機會,所以就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為適應南極惡劣環(huán)境,在做好知識儲備的同時,潘曜也加強了體能訓練。2015年4月,機會終于降臨——太原理工大學獲得一名南極科考名額。憑借全面的知識功底和較強的應用能力,潘曜從60名預選人員中脫穎而出。2015年11月,潘曜成為中國第32次南極科學考察隊中最年輕的一員,帶著1.5噸儀器設備奔向了南極。但科考之路并不平坦。
潘曜介紹,11月7號“雪龍?zhí)枴睆纳虾3霭l(fā),12月4號到達的南極大陸。因為澳大利亞和南極洲中間有一個叫西風帶的地方,所以船進了西風帶就會晃得特別厲害,很不適應,一天要吐好多次。但也沒產生過后悔的念頭,有困難來了努力扛過去就是了。
盡管做了充分準備,但后面更大的挑戰(zhàn)還是超出了潘曜的預料。
潘曜介紹,他們從中山站出發(fā)去內陸的時候,氣候很惡劣,每天都有大風。溫度本來就很低,出發(fā)的第二天就達到了零下30度的樣子。氣壓也比較低,空氣含量只有(中國大陸)的一半。呼吸比較難受,稍微走幾步路就要在地上跪一會兒、趴一會兒,干活兒就更不用說了。
潘曜在此次科考中的主要任務,是對南極中山站到昆侖站的300米深冰蓋進行內部結構的精細化探測。而光是設備安裝就讓潘曜的手指吃盡了苦頭。
“我們一共有7套設備。最難裝的一套是在昆侖站,也就是南極最高點那個地方安裝的那一套。那套設備應該是300多斤,螺絲也比較多。它主要有個問題就是螺絲比較小,擰的話拿厚手套不好擰。得拿薄手套甚至是光著手擰。光手擰就容易粘住,很冷的時候手碰到金屬的東西就直接粘上去了!迸岁渍f。
在極晝、極低溫和缺氧的環(huán)境下,潘曜時刻要關注雷達和冰雪監(jiān)測儀的工作情況,每晚還要抱著四塊25公斤的電池去發(fā)電艙為設備充電,之后再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經歷了158天的南極考察,潘曜一行收獲頗豐。
潘曜表示,中國南極考察以來第一次獲取冰蓋以下0到10米深的溫度數(shù)據(jù)。這些溫度數(shù)據(jù)可以很好地分析整個(冰蓋以下)0到10米這個斷面的溫度變化情況。那些冰川學家就可以據(jù)此推演冰蓋積累的整個過程。
如今,潘曜和導師正在整理分析從南極所獲取的各項數(shù)據(jù)。用他的話說,相比南極生活,我們應該對現(xiàn)在的生活環(huán)境感到知足,所以沒有理由不繼續(xù)努力。
潘曜說,90年、91年這些人慢慢都成家立業(yè)了,應該是我們扛起祖國發(fā)展大梁的時候了。希望每個人無論是在南極執(zhí)行科考任務也好,或者是在某些地方做些平凡、不引人注目的工作也好,我們的目標都是一致的,就是完成我們的任務,為祖國的發(fā)展貢獻自己微薄的一份力量吧!
“小皇帝”、“小公主”甚至是“垮掉的一代”,這樣的標簽也曾被貼在“80后”群體身上。但事實證明,這樣的評價和擔心是多余的,也毫無意外地將隨著時間逝去而被人遺忘。同樣,如今的“90后”生活在更為優(yōu)越的條件下,這不應該成為標簽化的借口,反而應該是看好他們的理由。因為他們的成長會更加健康、更加積極向上。他們身上閃耀的屬于這代人的寶貴品質,值得我們?yōu)槌霾实摹?0后”點贊。ㄓ浾呃铋 劉會民 許大為 吉林臺記者張玲玲)
[責任編輯:李桂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