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奧運會的口號是“激勵一代人”,但在不少“重在參與”的觀眾眼里,這屆已有116年歷史的奧運會卻“童心大發(fā)”,“萌”翻一代人。
“萌”代表著從腦海里一閃而過的純美感情。
倫敦奧林匹克公園籃球館內,美國男子籃球“夢十”隊將突尼斯遠遠甩在身后,提前下場休息的詹姆斯也沒閑著,“小皇帝”伴著音樂扭動其超過兩米的身軀。面對這一幕,評論員解釋說:“詹姆斯看到了正對著他的特寫鏡頭,于是開始賣‘萌’。”
首次參加奧運的中國體操小將馮喆為“偷懶”與教練斗智,他在微博上寫下:“最近幾天的訓練啊!王導(教練)變換著詞語的哄我,已經把王導四十多年的文學詞匯都用上了!最后他很無奈的說,談戀愛都沒那么費勁!哎!偉大的王導!”馮喆的微博一夜爆紅。網民稱其為新“萌主”。
日本乒乓球選手福原愛在輸球后幾欲落淚,中國記者上前安慰,面對記者們的關心,福原愛樂了,用地道東北腔的中國話對記者嗔怪:“你們啥意思,場上給丁寧加油,場下卻來安慰我。”她是永遠的“萌娃”。
“萌”本意是指“植物發(fā)芽”、“事物的發(fā)生”,30年前,中國小說、漫畫和影視作品中的美少女開始被稱為“萌”。毋庸置疑,“萌”的使用度從未像現在這樣多。
互聯網放大并釋放了網民對細微但美好的事物的好奇與追求!懊取钡牧餍械靡嬗诨ヂ摼W的集納功能,以“萌”為題的內容快速聚集眼球,蔚然成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