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西方系列峰會表面團結“粉飾太平”
參考消息網(wǎng)7月3日報道英國《金融時報》網(wǎng)站7月1日發(fā)表題為《北約的復興:決心能經(jīng)受住經(jīng)濟危機的考驗嗎?》的文章,全文摘編如下:
本周,在北約峰會和七國集團峰會上,西方各國領導人相互擁抱、握手和致意,表現(xiàn)出面對俄烏沖突西方團結一致的新高度。
6月29日,在馬德里舉行的北約峰會期間,與會領導人在普拉多博物館合影。(路透社)
但是,在被撕裂的世界中重提冷戰(zhàn)言論、重新建立反對莫斯科的價值觀聯(lián)盟,只是掩蓋了在應對俄烏沖突帶來的經(jīng)濟犧牲時,各國日漸嚴重的分歧。在沖突造成的財政、社會和地緣政治影響擾亂全球政治局勢之際,上述分歧將考驗西方的決心。
現(xiàn)在世界已陷入一系列日益嚴重的危機,從通貨膨脹失控到石油和糧食短缺,經(jīng)濟衰退的警告聲越來越響。
在德國,七國集團領導人在峰會結束時未能就打擊俄羅斯石油收入的新制裁機制達成一致,因為各方在應對通脹飆升的問題上存在分歧。
拜登在西班牙馬德里看到北約受到跨大西洋各國的稱贊時,在美國國內(nèi),前總統(tǒng)特朗普在上次選舉后試圖非法保住權力的可怕舉動讓華盛頓大感震驚。聽證會上描述的美國政治沖突和社會分裂可能會一直困擾拜登總統(tǒng)的剩余任期。
對馬克龍和約翰遜來說,接連舉行的峰會使他們暫時擺脫了國內(nèi)政治難題,得到了喘息的機會。這些難題雖然與烏克蘭無關,但很可能因烏克蘭危機帶來的經(jīng)濟問題而加劇,最終可能讓兩國政府難以應付。
西方各國表面團結,實則波濤暗涌,一個跡象就是土耳其總統(tǒng)埃爾多安在北約峰會的最后一次記者招待會上重申,他反對瑞典加入北約。
共同價值觀無法掩蓋七國集團成員之間日益緊張的關系,因為俄烏沖突造成的經(jīng)濟損失已經(jīng)變得日益明顯和緊迫。在幕后,官員們很難維持統(tǒng)一陣線,特別是在有關能源制裁的問題上。
各國總理和總統(tǒng)在結束峰會飛回祖國的時候,報紙頭版有關俄烏沖突的報道可能已經(jīng)被日益慘淡的經(jīng)濟形勢所取代了。
在峰會的間隙,各國部長和高級官員私下討論的主要是東西歐國家之間的分裂加劇,東歐國家擔心遭到俄羅斯入侵,而西歐國家更擔心食品和能源價格飆升。
位于布魯塞爾的俄羅斯-歐亞研究中心主任特雷莎·法倫說,團結一致的言論不過是“粉飾太平,成員國之間有很大分歧……每個國家都在朝著不同方向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