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旺報》“兩岸征文”欄目今日刊文《大陸人看臺灣-躍入眼簾的中華美德》,通過回顧在臺北生活中感受到的中華美德,作者認為:一個城市的繁華也許靠幾百、幾千個耀眼的“硬件”就能夠支撐,但一個城市的文明,卻需要每一位市民用千萬個“我為人人”的“軟件”才能夠發(fā)光。
文章摘錄如下:
我生長在大陸風起云涌學(xué)習雷鋒精神的年代,在孩童時期的生活里一直沐浴著尊老愛幼的陽光,聆聽著助人為樂的故事,當時,自己感到生長在這樣的禮儀之邦是多么幸運啊!但數(shù)十年過去后,除了大災(zāi)之后還能看見大愛的壯舉,偶爾還能聽到人間真愛的感人故事外,日常生活中體現(xiàn)人間真情的互相禮讓、先人后己的中華美德在我的記憶中開始逐漸模糊,即使有人倡議“從我做起”,但在“我行我素”的現(xiàn)實社會里卻顯得那么微弱、那么無力。
自我要求自動行
2010年11月6日,在上海世博會成功落幕后不久,2010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以下稱“花博會”)又撩開她神秘的面紗。由于工作關(guān)系,我被單位安排到花博會負責上海展園──海韻園的有關(guān)事務(wù)。在這90天里,讓我在寶島的土地上再次見到久別的東方美德。
[ 責任編輯:張曉靜 ]